2013第十六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
- 展會時間:2013年5月22日-5月26日
- 展會場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 展會地區:北京|北京市
- 所屬行業:通信|通訊|電子
- 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
- 文檔格式:Excel
- 參展商家:822 家
- 下載費用:30元
-
[在線支付] 支付后下載 --
[點擊下載]
※ 更多優惠,請看右邊會員價格。 此名錄可[
申請免費],完成任務可獲得免費下載。
※ 本站經百度認證,搜索“零距離展會網”右側出現藍色“ 官方 ”標志.誠信網站,權威驗證!
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是經國務院批準,由科技部、商務部、教育部、工信部、國資委、中國貿促會、國知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每年5月定期在北京舉辦的大型國家級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的盛會。
科博會創辦于1998年,當時定名為“中國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周”,從2002年第五屆起正式更名為科博會,迄今已連續舉辦十四屆。其宗旨是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商品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科博會的創辦符合國家經濟發展方向,集中體現了北京的優勢和特色。她既是我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科技興貿”戰略的具體舉措,又體現了大力發展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首都經濟的戰略要求。
經過十四年的積累和培育發展,科博會定位不斷清晰,涉及領域不斷拓寬,服務功能不斷深化,國內外參與日益廣泛,成為我國開展國際科技經貿交流的重要活動之一;并逐步發展成為國內外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傳播前沿思想理念,發布產業政策信息,促進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專業化,國際化水平較高的標志性品牌活動,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科博會集展覽、論壇會議和洽談推介于一體,形成了展、論、談緊密聯系、相互呼應的運作體系。其中展覽會主要突出自主創新、節能環保等相關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以及國家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相關產業,展出內容主要涉及消費電子與信息技術、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新媒體技術、汽車科技、自主創新成果等領域。論壇會議依托北京的資源優勢,集中體現思想性、前瞻性、國際性和權威性,形成了涉及國家發展規劃、自主創新、能源戰略、循環經濟、金融創新等為主要內容的品牌活動。洽談推介注重將“請進來”和“走出去”有機結合,注重做好項目需求方的組織,注重突出洽談推介的專業性,形成涉及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科技成果推廣與商務項目合作、國外政府采購和省市代表團系列推介簽約活動。
科博會活動得到了國家領導的高度重視,也得到國際社會和國內外高新技術業界的廣泛參與。黨和國家領導每屆都出席科博會各類活動,通過參觀展覽、接見外賓和發表主題演講,體現出黨和政府對我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決心。每屆科博會期間,都有一批國際組織負責人、國外政府高層官員、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在科博會論壇上發表演講。自2003年第六屆開始,國內3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連續八年參加科博會,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每年也都組織政府和科技經貿代表團參會。諾基亞、GE、施耐德等國際知名高科技企業,以及聯想、四通、海爾、海信、長虹、首鋼等國內高科技骨干企業都連續多屆參加了展覽會。自2011年開始,國務院國資委組織央企也參加了科博會。
科博會的舉辦,全面宣傳推介了我國的發展政策和環境,推動了高新技術的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進程,帶來了世界經濟發展和技術革命的最新觀念和理念,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合作與發展。據統計,前十五屆科博會累計簽約項目4829個,協議總金額達777.1億美元;展覽總面積8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2.85萬余家;舉辦經貿洽談活動174場,參加經貿洽談活動的中外客商9.76萬余人;舉辦論壇會議186場,中外演講人4132人次。
(一)循環經濟成果與試點單位,節能減排示范單位,冶金、化工、煤電、建材、礦業等重點行業與重點領域,開發區、產業園區;
(二)低碳經濟體、低碳城市、低碳園區、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CDM、碳交易等;
(三)“城市礦產”
1.“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及擬申報“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的園區、基地;
2.廢舊物資回收體系示范城市;
3.餐廚廢棄物回收處理試點城市;
4.回收、運輸、拆卸、加工、再生利用、再制造、技術設備等產業鏈企業。
(四)工業、市政、建筑、電力、照明等節能與改造、節能節電技術與設備;
1.節能與改造技術:工業節能與改造;冶金、化工、建材、煤電、礦業等重點行業與重點領域節能與改造;市政、建筑、電力、照明等節能與改造;
2.節電技術與設備:各類節電器、節能控制器、節電系統、變頻器、變頻調速產品及技術、無功補償裝置;節能電子鎮流器、節能電光源、節能燈;節電軟件、節能節電解決方案、節電節能改造工程等;
3.節能設備:節能型電機、空壓機、風機、泵閥;節能型空調、制冷機組;水源、地源、空氣源熱泵應用技術;節能型鍋爐、節能型供熱供暖、余壓余熱回收設備;電力系統節能產品與技術、節能照明產品與技術、節油節水技術。
(五)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技術
1.太陽能熱利用、太陽能光伏利用、太陽能照明技術;
2.風能、生物質能源、地熱能等開發及綜合利用系統;
3.傳統能源的清潔化利用。
(六)綠色照明產品與技術
1.高效節能電光源、節能燈、無極燈、半導體照明、LED產品等;
2.光導照明系統、光導纖維、導光管;
3.照明節能改造。
(七)環境治理技術與設備;
除塵,廢氣凈化,空氣凈化、隔音降噪,減排裝置,水處理、工業廢水回收和利用,環保計量、監測和實驗技術,固體廢物處理,環境清潔與保護,環衛機械、環衛設施設備、清潔設備,垃圾處理和循環利用,園林綠化設施設備,濕地保護技術等。
(八)水處理設備與技術
1.工業、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與設備;廢水處理技術與設備;
2.水軟化除鹽設備與技術;加藥消毒設備與水處理藥劑;泳池設備;
3.過濾材料、過濾與分離技術、化學物理水處理、生化水處理、反滲透、隔離器等;
4.海水淡化設備與技術;海水、苦咸水利用技術;雨水回收利用技術等;
5.風機/污泥處理/分離技術;
(九)清潔生產工藝;
(十)環境友好企業。